后進生如何在聯考備考中精進
2016年12月15日
后進生,更多時候說的是不會,沒學過,太難。我想說的,你每天究竟學會了什么?究竟每天可以做幾道題?一份試卷有幾道題是老師講過的?一份試卷有多少是簡單的,但你卻做不出來的?
請,不要說多少難題?請說有多少簡單題,有多少題是講過的題。
麻煩您,不要用負向的思維說你考不好的客觀原因,請用正向的思維找出不難的題和講過的題,但你沒有做出來的。
一種思維模式,決定了你是一名后進生,同時形成你應答父母你考不好的原因。
差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每天不知道究竟學了什么,學會了什么?請主官角度問問自己究竟做了什么,努力了什么?華僑港澳臺聯考錄取分數線低,但低于300分也是沒有學校讀的。
后進生的理由總是很多,優生總是覺得不足,可以更好。后進生捱過風頭上的責難,過后依然是我行我素。
很多年前,研究后進生和失敗的老師,我就發現了這個共同特點,不談自己做了什么,做成了什么,多數談外在不利面和先天缺陷面,很少談主觀不夠努力,效果欠佳。
希望后進生要有精進精神,要面對主觀的自己,不要找客觀的原因,這個社會,失敗者沒有人會同情。正面自己的特征,把握自己特點,尋求自己的學習之路。一些人即使補全客觀先天不足,他也成為不了高手。
主觀的精進,前進的路沒有盡頭。客觀的借口,只有倒退,總有一天會被擠掉進河里。
